DC的杂谈 · 2018年9月20日 1

【杂谈】说说那些玩过的游戏(Part 3)

貌似挺久没更新,继续写点。

话说停掉的这段时间回想了一下,有一款遗漏的游戏还是值得一说的——《Zeek the Geek》,或者说在下小学时候接触到的中文译名《食人花》。在下小学时在信息课上玩的是这系列游戏的第一作。实际上在下也是最近才知道其实这是一部有续作的系列游戏的。回想起来这部游戏是因为在给T60寻找合适的Windows版本时(考虑到可用性和……时代感)意外发现了一个熟悉的游戏界面,然后在朋友帮助下在GitHub上找到了可运行于网页的移植版本。第一作的15个关卡放到今天也就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全通,但在下当年在第5还是第6关就彻底give up了,然后毫不意外地一直搁置到现在。要说人类大脑随着生长的发育的话,这或许可以算是一个例子?这么说来,是不是应该把《荣誉勋章:血战太平洋》也拉出来通一遍?

接上篇,最初在下是从一个带移动硬盘上学的朋友那里得到第一份《战地》系列游戏的拷贝的。首先是《战地2》,然后因为学校的机器过于老旧又找来了《战地:1942》方便上课时候联机。说是联机,其实也就是两个人打打bot或者互殴,毕竟其他愿意玩这系列游戏的同学都在其他班——说来也巧,这几位其他班的同学到了高中、大学也都被在下认识了。毫无疑问,缺乏了多人联机的《战地》是极其乏味的,所以除了“载具挺好玩的”以外在下没有过多的感想,回家之后依旧沉浸在盗版《使命召唤》的剧情中。后来朋友计划从SAGA代购一套正版《战地2》来联机的时候在下也没有很感兴趣,现在想想貌似血亏,毕竟只卖90元的盒装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一般的存在。

最为有趣的还是某个小长假,刚刚买了飞行摇杆的在下和另外三位朋友联机2v2空战,地图是阿曼湾,在下和后面会提到的一个朋友扮演美军,双方的固定翼战机和武装直升机杀成一片。虽然每一方都只有两个人,但伴随着语音中的笑骂和“战斗指令”,这场不知最后如何收尾的空战也是打得有来有回——虽然这也是在下仅有的一次进行两个人以上的《战地2》联机。

不意外的迎来了中考前的统一复习,以及随之而来的“严管”。在下狠下心来购入了一套《使命召唤:幽灵》的首发实体版之后,甚至还没来得及拆封启动就彻底对《使命召唤》系列丧失了兴趣。不知不觉毕业后竟然慢慢开始玩起了《战地2》;当时还没停服的《战地风云online》在下也有尝试,但联机体验比《战地2》的盗版还要糟糕,最后也没玩下去。好在和前面提到的好友考进了同一所高中,偶尔也能交换一下有趣的《战地2》模组,这样也算是玩过了一年。

高中第二年就有趣多了。一位在别校的、常有书信往来的好友Z某忽然来信,说给在下准备了一份“由寒霜2引擎驱动的大作”。不久后的一个小长假,在下和朋友们的聚会上,在下就收到的《战地3》的实体版——虽然其他几位朋友早就在初中毕业后购入了《战地3》并且开始联机游戏了。这里有一个小插曲:在下某个休息日兴致勃勃准备第一次启动《战地3》的时候,刚按下机箱电源键就听到脚边传来一声脆响,然后电脑无论如何都点不亮。拿去维修检测才注意到机箱里的7300GT爆了两个电容。不幸的是母上并不接受在下“换个好点的显卡”的建议,在下只能在一块GT630上运行《战地3》。流畅?低画质下勉强能玩。虽然画质打折,但寒霜引擎引以为豪的光效着实让在下眼前一亮。至于联机开黑嘛,有过几次,但除了和Z某同学在诺莎运河的几次knife only以外也没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的。

同样是这位好友Z,在另一次去电玩吧的聚会中和在下用Xbox 360联机了一次《求生之路2》,回家之后两人一合计:买来联机。于是在下购买了Steam平台上的第一款游戏——虽然《使命召唤:幽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但奈何到现在都没有开封激活……适逢在下比较喜欢的一个游戏UP主也在做《求生之路2》的解说,那段时间和Z某同学联机《求生之路2》的频率似乎更高,网络环境和配置要求上的友好让这款游戏成为了在下一段时期内的最爱。

有点累了,高中三年级以后的故事有空再讲吧。最后说一点关于Z某同学的事情,不知道他会不会看到。从初中认识起到现在,在下都和他保持着还算密切的联系,在下也把他看做最为重要的几位朋友之一。无论是在游戏、学习,以至于后来的一些重大事件上,他都提供了对于在下而言非常宝贵的指导和意见。在下能“玩”到现在现在这个程度,他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吧。

高三往后玩的游戏就多了,选择性地写写吧,下篇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