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的工作间 · 2021年2月8日 0

【简评】Apple Watch Series 6 (GPS)

零、背景

去年Apple发布了Watch Series 6(以下简称Watch S6)和Watch SE后我就一直有在关注,毕竟之前使用过的唯一一款智能穿戴设备是小米手环,而售价不超过200的MiBand注定不会拥有太多实用功能——不过考虑到价格我也一直没对小米手环抱太多期望。起初吸引我的其实是Watch SE……的相对低廉的售价(说实话我觉得任何一个想要尝试智能手表的人看到SE的价格都会心动),因为Watch S6的价格几乎直逼我正在使用的iPhone SE2了,给手机配一个价格差不多的手表总感觉不太对劲;但比较了SE和S6的硬件配置后,还是决定加钱上有全天候显示(AOD)和更先进的心率传感器的S6了,不过因为手头也算不上多阔绰,选择的是铝金属表壳。中配Watch搭配入门级iPhone的感觉还是有点怪怪的,不过到今天为止也用了三个月了,接下来简单谈谈我的使用体会吧。

(收拾完东西准备回家过年,懒得认真拍配图,上个订单截图凑合看吧)

一、外观&穿戴体验

为了能一眼看出“啊,这是新款的Watch啊”所以选择了2020年新推出的蓝色铝金属表壳,结合木炭色的回环表带(说白了其实就是深蓝色+蓝色/深灰色的装饰条带),而为了搭配手表的配色,表盘我选用的也是蓝+灰的GMT表盘——说来Apple的销售页面上默认的组合也是这样一套,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推荐搭配吧。

因为两年多没戴过手表了,所以佩戴的第一周多少有点不习惯,不过习惯之后就如同属于身体的一部分一样自然了。总之外观和穿戴体验我挑不出任何毛病,毕竟也是经过多年检验的成熟设计了。

二、显示

色彩和亮度就不展开了,毕竟是Apple产品。AOD应该成为每款智能手表的标配,不用刻意抬手点亮屏幕确实非常舒适——就是不免让人担心烧屏的问题。

不过有一点需要吐槽的是,使用秒表/倒计时等应用的时候,AOD会在静息一段时间后进入降低亮度并停止刷新的“熄屏”状态(为了省电?),如果想实时查看秒表度数的话有点恼火,不知道有没有相关的设置项。

三、交互

视觉交互大多数时候是非常出色的,偶尔有些动画掉帧的感觉,不清楚是刷新率不足还是算力不足。触控操作还是非常跟手的,不过我放在表盘四角的快捷工具比较经常地会误触,多少有些不爽。

表冠的话我是有些不满意的。转动表冠的操作和显示动画反馈总感觉有一点微妙的延迟,而且振动反馈也不如iPhone上的干脆(用iPhone定闹钟的时候可以拨动 一下时间滚轮,体会一下我个人认为比较理想的“咔哒”感)——我理解这是由于振动马达尺寸限制造成的,而且依靠电子装置模拟的反馈感相比机械装置肯定会有一些延迟,但这可是Apple产品诶,我觉得提一些更高的要求不算过分吧。

四、健康&生活

iPhone上的闹钟/提醒会在未使用手机时通过Watch提示,振动的强度对我来说正好,早上的闹钟基本上就是靠Watch把我摇醒的。

健身记录比我想象中要来的更有效,为了把三个环合上,在运动量不足时我甚至会额外进行锻炼,对于我这个死宅来讲这在以前都是难以想象的。此外用到的健康监控功能就是心率和睡眠监测,iOS自带的“健康”应用功能有限,于是额外购买了AutoSleep和HeartWatch,得到的监测结果和报告会更全面了——特别是AutoSleep,能够自动检测睡眠状态,而不是机械地根据闹钟定时来判断,在计划外的睡眠也能很好地追踪。

五、与iPhone的同步

很棒,同时也很糟糕。

如果只看健康数据的同步的话,那iPhone+Watch绝对是最好的搭配,数据会几乎实时地同步到iPhone,并交予授权了的应用进行分析。但一旦涉及到iCloud,就一如既往的蛋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在中国大陆)使用iCloud的体验一直很难说愉快,在Watch上则更甚。由于Watch没有提供物理的数据传输接口,想把录音等内容同步至iPhone只有iCloud一条路可选。然而我尝试了几乎所有你搜索到的方法,都不能如愿将Watch上的录音即时地同步到手机上——虽然通过一些操作最终还是弄上去了,但这种寄希望于Apple Magic而非可控操作的途径很令我不爽,也极大的影响了我使用Watch录制内容的积极性。此外,将Watch作为iPhone的相机遥控器也是一门玄学,每次操作能否连上似乎也是看运气的。

总之,如果有超出同步健康数据以外的需求,那还是洗洗睡吧,我情愿直接用手机。

六、小结

作为目前最好的智能手表之一,Watch S6足够好用,但也存在一些让我很不爽的点,希望等过几代之后换手表时能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