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拍过的印象最深的照片,当然要数这张。当时后期技术已经展示出稀烂的苗头,乱拉暗部曲线导致画面看起来轻飘飘,很假。但以我不入流的品鉴能力,这是我自己拍出来的第一张“我觉得挺好看”的照片。虽然原片我有好好保留,但给这张照片调色的工程文件却实在找不到了,重新后期也很难还原出那种青涩的手法——所以我现在想拿它当桌面壁纸,还得从我自己的博客上下载当时上传的低清晰度版本将就一下用。
这几天打算给自己的几台设备都换换壁纸,想到可以用自己拍出来的照片,于是在最常用的笔记本上换上了它。而思来想去,给远程工作用的Windows虚拟机换上了在悉尼湾拍摄的照片:用拍了两个多小时的延时的成果合成而来的、从夜晚星点灯火过渡到破晓的一张照片。一贯的后期技术稀烂,甚至色彩过渡都不是那么自然,但我依然很喜欢这一张。
自己回想一下,我好像很少分享自己专门去拍的照片,发出来的大多是用手机随手拍的生活日常。可能是一直拍的都烂,没什么来自其他人的正反馈,所以从“拍出来也懒得发”逐渐演化为“我去拍一趟纯粹为了满足自己”,闭门造车就更得不到反馈了。
抛开我拍人拍的极难看的事实不谈,我倒是很痴迷延时摄影。绝大多数时候拍摄一趟回来的照片从来不分享给任何人,只是闷头导出、后期、合成、归档,然后时不时自己拿出来翻看两眼。倒不是多喜欢延时摄影得到的影片,能回忆起坐在三脚架边上与相机一同欣赏云卷云舒的分秒可能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至于为什么忽然想起来看看自己过去六年多拍过的照片,原因是前不久再次前往悉尼湾拍延时摄影时,强风吹飞了我的行李、我自己,以及我的相机。没有落水已值得庆幸,SD卡和照片也万幸完好无损,但陪伴了我六年多的相机就没那么幸运了。虽说已有过灭门换机的想法,但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突然,之前对M43孱弱的传感器性能的抱怨在最后也化作一句:差不多能看就行。